法布里齐奥·科内利|艺术家
法布里齐奥·科内利|艺术家
法布里齐奥·科内利(Fabrizio Corneli),意大利艺术家,他一直致力于研究光:他经历了不同的研究阶段,始终保持内容和形式的高度一致性。他的作品——通常是公共场所的太阳能装置——在给定时间/空间中出现并从视野中消失的幻影,同时继续存在,并在特定的大气条件下再次出现。在他的作品面前,我们需要等待、沉思,不要着急;这是一种非常不同的方式,利用了后现代时代媒体和技术主题轰炸我们的旋转节奏。科内利的作品是一个接触想象力、接触内心世界、重新掌控时间的机会。
“流逝的阳光并没有吞噬石头,但石头在阳光的无限流逝中破碎。”第一次来中国是去上海,中国(惠安)雕刻艺术节是作者第二次来中国。惠安的气氛相比于上海来说更轻松、更自然,印象最深的是丰富的花岗岩。作者的45年艺术工作都是基于“光与影”这一材料。“光与影”具有虚幻性和消逝性,而花岗岩是最坚硬的石头之一,因此作者想在作品本身之间建立一种对比(从修辞上来说是一种“矛盾修辞”)。一般的石雕作品,只需要物质存在和观察者就能产生对话。但作者添加了太阳的时间变量,作品、观察者和太阳之间能产生无限的可能。《慢慢地赶》是创作关于太阳光影作品的其中一件。白天,阳光照射到石头上,金色的字母会投射出阴影。直到正午(夏季下午1点左右),阴影便会将标题中的文字完全显现出来。与小字母(金箔使之更加抽象)和不断移动的阴影相比,石材是巨大的。这形成了物质以及精神上的强烈对比。“慢慢地赶”是一句拉丁语,这是西方历史上两个非常重要的人物的座右铭:罗马皇帝凯撒·奥古斯都和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神话的创造者科西莫·德·美第奇。这也是一个连接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的“矛盾修辞法”。在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阅读中,能够使用并去理解“矛盾修辞法”的其中一个基本概念是“太极”。相信这是中文语境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。法布里齐奥·科内利对未来的中国(惠安)雕刻艺术节的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有期望。尤其是国内外艺术家的相互影响、对文化特性的尊重和理解以及对不同生活方式的洞察,这些都是尤为重要的。
更新日期: 2025/1/15 06:53:48